诗词中的意境营造

诗词中的意境营造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营造诗词中所谓的意境?敬请解答! 这个问题很有探讨的空间 。
我以为诗词中的意境不是人为凭空营造出来的 。
诗言志,是指胸中有物,有感而发 。
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思想深度和创作技巧是密不可分的 。
要想让诗词有深刻精辟的立意和高超远大的境界,任何人不经过一段艰苦的创作实践,是不可能做到的 。
只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从头做起,认真地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而丰富的文学遗产,认真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创作水平,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终有所成 。
不是有句老话叫功夫在诗外吗?我只是想告诉这位朋友在诗词创作问题上绝无捷径可走,平日的积累和努力是攀登艺术高峰坚实的台阶 。
最后,送你两句古人咏梅的诗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没有正面回答你的问题,但希望你从我的回答里明白了一个道理 。
我对古诗词也是个一知半解的爱好者,以上如有谬误之言望多原谅 。
欢迎继续交流成为朋友 。
诗词中的意境有哪些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
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 。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 。
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
另外,《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的本名(西汉时期《诗》被命名为《诗经》) 。
《再别康桥》徐志摩 诗中的意象,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急!!意象: 金柳、夕阳、软泥、青荇、康河、水草、 潭、青草、星辉、夏虫....第1节,点明全诗的主旨,这一次“再别康桥”,不是告别母校,不是告别友人,旨在“作别西天的云彩” 。
连用三个“轻轻的”,反复吟咏自己只身悄悄地来到康桥,想要悄悄地和“西天的云彩”话别 。
“云彩”是美丽的,也是虚无飘渺的,诗人临别康桥有什么悄悄的话儿不事张扬,只能独自向“西天的云彩”倾吐衷肠?诗开头即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虚无飘渺、迷茫朦胧的境界 。
第2节,写柳树的倒影 。
在那四、五月间的艳丽的黄昏,夕阳的余辉把康河岸边的垂柳镀上了一层金色,那婀娜多姿的柳条儿随着柔风轻轻地摇晃,宛若一位娇艳柔美的新娘 。
美丽的倩影倒映在粼粼的波光中,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
这一节写的是诗人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 。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 。
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词来看,那一定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也许或多或少和女性有关联吧 。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 。
在康河细腻光滑的软泥上,散布着绿油油的充满生机的水草,它们随着清粼粼的水波在水底招摇,“招摇”即“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绿油油的水草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自在地摇晃着身子,乐吱吱、笑呵呵,好像天真活泼的小精灵快乐逍遥!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心为物役,物我两忘,情愿做一条康河清波里的水草 。
作者通过“招摇”一词,把水草人性化了,生动地写出诗人理想中的自由,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留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