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格式怎么样?( 四 )


2、设计理念:在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基础上,遵循“阅读——仿写——创作”的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儿童诗中,体会儿童诗的特点 。在充分诵读和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仿写训练 。最后鼓励孩子们调动生活的积累,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独立创作 。
3、教材分析:现行的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儿童诗已占了很大的比重 。
一、二年级课本中儿童诗约占了阅读总篇目的40%左右,可见编者越来越相信儿童诗在孩子的成长、学习中的重要性 。但《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目标中没有把“儿童诗”纳入其中,学生仅仅停留在阅读、欣赏的层面上,没能真正深入到“儿童诗”的创编上去 。本册语文教科书,我欣喜的发现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 。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和《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 。
4、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儿童诗并不陌生,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但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儿童诗,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加上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的时候,头脑中就产生过新奇的想法,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所以在这节课上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会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正确使用语句创作儿童诗 。
2、.过程与方法:体验儿童诗的创作过程,共同交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儿童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 。初步培养审美意识,对生活的热爱,抒发真挚的情感 。
4、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儿童诗欣赏、创作的氛围
四、【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体会儿童诗的特点,进行仿写训练 。
五、【教学难点】
在阅读和仿写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创作 。
六、【教学准备】
校级公开课
1、资料收集:补充阅读材料《在海边》《苹果》《早安,蒲公英》《老梨树讲鬼故事》及任娅创作《早安,蒲公英》的背景资料 。
2、课件制作:通过配乐和阅读材料的补充,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诗歌,知道写诗需要有敏锐的心,要有真情,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力求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