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七 )


我们教师预设的活动,能使学生在整节课中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就会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享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快乐 。我想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数的世界》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的数的基础上来研究学习的 。学生已经知道学过的数有整数(负数)、小数、分数,而本节课探讨的是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是把0除外的 。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学生弄清了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特别是班上的一位男生概括地很准确: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而所有的整数不一定都是自然数 。有同学还提醒大家注意:0既是自然数,又是整数 。看来,学生是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了,这个知识点是掌握了 。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主要要求学生能针对具体的乘法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而具体研究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怎样?最小的因数是几?的因数是几?等问题是在后面专门学习,本课时只要学生知道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并自己能举实例说明 。但还有一点,书中特别提到是在自然数(非零)范围内研究,学生在判断一道题时,把这个要求忽略了 。即:2.1×3=6.3,6.3是3的倍数,3是6.3的因数 。学生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研究的范围没有弄清,所以这是一个重点,要反复强调 。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数的世界”整理与复习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复习方程 。
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ax±bx=c方程的解法,加深对方程解决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相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继续积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整理知识的能力 。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
这节课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五个步骤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
第一步: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整理 。通过学生课前的独立整理,回忆知识,使学生对数的世界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由于学生个体水平的差异,每个人整理知识的能力不同,有少数学生已经整理得很好,但多数学生还存在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