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设计( 二 )


⑷ 完成句子:小草从。
花儿从。
(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让学生在直观的印象中完成句子训练,落实了课后的句子训练 。)
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雨点儿还会到哪儿去呢?那儿会怎样呢?
2、你知道雨水还有哪些用处?

《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会写“问、有”等5个生字和横钩1个笔画 。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读好儿化音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下雨音频,学生静静聆听,说说听到了什么 。
2、提问:你见过什么样的雨?你知道雨由什么组成吗?——大大小小的雨点儿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可爱的雨点儿 。
3、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雨”,边写边提示:“雨”要写得又扁又宽;“点”的部首是四点底,就像雨点一样 。
4、师:谁想和他们打个招呼?指名朗读题目 。在后面加上一个“儿”字,变成儿化音,读起来就更好听了 。我们一起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 。
二、复习字词
师:雨点儿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生字朋友,看看你认识他们吗?
1、 复习生字:举手抢答,生领读,全班齐读 。
2、 复习生词:拉火车朗读,全班齐读 。
三、 学习课文1段
1、 提问:你们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吗?——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 。他们是从哪来的?——云彩里 。你能从书中找到这个句子吗?——1段,指名朗读 。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句子,把“云彩”这个词用三角画下来 。
2、 学习“从”字:教师范写,提示字形结构、笔顺、笔画、占格,学生在书上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书写成果 。
3、 再次指名朗读1段,提问:他们是怎么从云彩里来到大地上的?——飘落 。把这个词圈下来 。
(1) 提问:怎样叫“飘落”?——轻轻落下来 。生活中还有什么是“飘落”下来的?生自由回答 。能不能换成“落”?——不能,体现了“轻”,指名轻轻地朗读 。
(2) 提问:还需要什么?提示学生观察偏旁“风字旁”——还要有风 。
(3) 教师范读1段,学生齐读,读出轻柔的感觉 。
4、 师:雨点儿飘落下来了,快数数有多少个?——数不清 。把这个词圈下来 。说明什么?——雨点儿又多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