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设计( 三 )


5、 口语练习:数不清的( )从( )飘落下来 。
6、 齐读1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
四、 学习课文2-5段
1、 师:这些飘落下来的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了,他们说了什么?从文中找找,用曲线画下来 。自读2-5段 。
2、 提问:谁先说话?说了什么?——大雨点儿说“你要到哪里去?”当时会用什么语气来问?——关心、好奇 。指名朗读,教师读旁白,学生齐读 。
3、 提问:小雨点儿怎么回答?——“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你呢?”“有花有草”的地方是怎样的地方?——美丽 。
4、 学习“有”字:教师范写,提示字形结构、笔顺、笔画、占格,学生在书上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书写成果 。
5、 指名读句子,读出快乐 。
6、 提问:大雨点儿要去哪?——“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无花无草”是怎样的地方?——荒凉 。教师提示停顿并范读,指名朗读 。
7、 朗读练习:
(1) 小组互相分角色朗读,并展示 。
(2) 教师引读,全班分男女角色齐读 。
8、 提问:为什么去的地方不同?
9、 提问:去了之后又什么结果?——5段 。
(1) 提问:为什么花草比之前更红更绿了?——有了小雨点儿的滋润,指名朗读 。
(2) 说话练习:有了小雨点儿的帮助,( )更( )了 。
(3) 提问:大雨点儿去的地方怎么样了?——开花长草,指名朗读 。
(4) 提问:如果你是一个雨点儿,你最想去哪?为什么?
(5) 师:无论去了哪里,大自然都会变得更加美好,有感情读5段 。
10、 说话练习:由此可见,雨点儿对大自然多重要啊!如果你是大自然中一员,你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11、 师: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你对雨点儿的喜爱和感谢吧!全班齐读 。
五、布置作业 。

《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雨点儿》第5自然段 。
教学目标
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准备
师:动画课件生:雨点儿植物头饰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教学内容
在上节课里,我们通过学习生字读通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主要是第5自然段,比一比谁的收获大,好吗?
二、学习新课,突出个性化
1、感知第5自然段
(1)分角色读1—4自然段
师: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以后,有花有草和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生自读第5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3)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更红、更绿、长出花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