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下册全部古诗词 六年级上下册日积月累( 四 )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 。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 。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
有《稼轩长短句》 。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 。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
一年级至六年级所有的古诗词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的古诗一年级上册 1、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5“字与拼音(一)”)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8“字与拼音(四)”)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10“太阳与月亮”《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5、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15“劳动”)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16“冬天”《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本册共6首] 一年级下册 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家园”《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3“春天”《语文天地》读背) 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5“动物”《语文天地》读背) 10、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
(6“爱护”《语文天地》读背) 11、春夜喜雨(节选)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10“雨”《语文天地》读背) 1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12“朋友”《语文天地》读背) 13、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13“时间”) [本册共7首] 二年级上册 1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1“秋天”《语文天地》读背) 15、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