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的作者简介及其作品


《唐雎不辱使命》的作者简介及其作品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西汉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沛县(今属江苏)人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宣帝时,为谏大夫 。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 。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
作品有:《权谋书》、《新序》、《说苑》、《列女传》、《楚辞》等书 。
三十六计的主要内容:
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
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
扩展资料:


《三十六计》是一部近年来影响较大、流传甚广的兵家权谋书 。“三十六计”一词,语源于南北朝 。《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这里的“檀公”就是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檀道济 。
据此,“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出自檀道济 。此语后来被人沿用至今,成为众人皆知的成语 。不过 , 该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撰,难以确考,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 。
今人所见《三十六计》,最先于1941年在甘肃邠州(今陕西邠县)一个书摊上发现,题下注称“秘本兵法” , 原本系抄本 , 无时代,无撰者,以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未见著录 。同年由成都瑞琴楼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 。此后开始流行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中国元代前期政治家 。字仲晦,初名侃 。邢州(今河北邢台)人 。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17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 。1238年 , 辞去吏职,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 。1242年,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推荐他入藩王忽必烈幕府 。子聪博学多能,深受重视 。1250年,他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 。主张改革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 , 劝农桑 , 兴学校等 , 对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推动作用 。1260年,忽必烈称帝 , 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 。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 , 授光禄大夫等官职 。六年,订立朝仪 。八年 , 建议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