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感人的事迹

【生平详述】
林散之的父亲林成璋是一位天性诚厚、无意功名的读书人,其个性与学养对林散之有直接的遗传与影响 。林散之三岁即喜写写 画画,五岁能对物写生,六岁入塾读书 。自此至十三岁,七年间读完《百家姓》《千字文》、孔孟的经典及《左传》《古文观止》《诗经》《毛诗》《唐诗》等,又习作文、属对、作诗,习字则从描红入手,继临颜、柳名碑,十二岁已能为邻居写春联 。课余又写生,或钩摹《绣像三国演义》《绣像水浒传》中人物,大胆而富有想象力 。因其顽皮,童年时闹出不少趣事 。
林散之十四岁时其父病故,家庭生活艰难 。此后,他发奋求学,先从和县陈姓廪生读书,继去南京从张青甫学画人像 。十六岁时因疮疾返乡 。诗文请教廪生范柳堂,书法从师范培开,并习武强身,十八岁应聘在和县姐丈家教书,并从张栗庵学诗及文辞,尽读其藏书,书法亦获其指授 。十九岁娶赵姓女,次年,赵氏病故 。二十一岁时大病垂危,幸张师精医道,获救 。二十二岁被全椒富户盛家选为婿,妻盛德粹贤淑达理,善治家,使其专心文艺,相伴数十年,感情甚笃 。
林散之二十三岁时分得祖产水田近四亩,宅后山地数亩和原住房十间 。又购周围荒岗,辟为果园,并植大量树木,名其居日“散木山房” 。是时,其诗书画已颇有名声 。
二十六岁时,他着手编著《山水类编》,至二十九岁时完稿 。三十二岁时,经张栗庵介绍,辞去教书工作,赴上海从黄宾虹学画山水,至三十四岁,因家中经济困难,还乡,仍教书 。当年秋,家乡水灾,他挺身而出,义务主持圩事,公正廉明,甚受拥戴 。
1934年,林散之三十七岁 。遵黄宾虹教导,为师造化,孤身作万里游,得画稿八百余幅,诗近两百首 。次年撰成《漫游小记》,连载于上海《旅行杂志》 。1936年游虞山、扬州等地 。1937年游黄山,得诗十六首,画稿若干幅 。
1938年,家乡为日寇侵占,林散之举家逃难,数年间,随身携诗稿、碑帖与笔墨纸砚,流浪中仍作诗书画不辍 。1945年抗战胜利,他不胜慨叹,曾作诗十九首记之 。
解放后,林散之于1951年被选为江浦县人代会常委,作为国家干部在江浦工作、生活了十二年 。其间于1956年出任江浦县副县长,1958年当选为南京市政协常委,1959年当选为江苏省政协 委员 。1963年,他正欲退休时,江苏省国画院聘其为专职画师,迁居南京,与画家钱松岩同住一幢两层楼房,林宅在楼下 。从此,专心书画创作,成果日丰 。
1966年林散之六十九岁时,夫人病逝,林悲拗万分,顿使双耳失聪 。是年,“文革”运动爆发,林孤身一人在南京生活,来往于南京、扬州、乌江儿女间,如此经历了七年的流浪生活 。1970年春节除夕,他在乌江镇浴池洗澡,不慎跌人开水池中,全身严重烫伤,救治四个月始愈,右手五指粘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因自号“半残老人” 。
求 诗词赏析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
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
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 。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