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明理而不辨...”出自何处

原句应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较长,节选如下:
【原文节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 。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白话译文】
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但却无法加以评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但却用不着加以谈论 。圣哲的人,探究天地伟大的美而通晓万物生长的道理,所以“至人”顺应自然无所作为,“大圣”也不会妄加行动,这是说对于天地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 。
大道神明精妙,参与宇宙万物的各种变化;万物业已或死、或生、或方、或圆,却没有谁知晓变化的根本,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自古以来就自行存在 。“六合”算是十分巨大的,却始终不能超出道的范围;秋天的毫毛算是最小的,也得仰赖于道方才能成就其细小的形体 。
宇宙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始终保持着变化的新姿,阴阳与四季不停地运行,各有自身的序列 。大道是那么浑沌昧暗仿佛并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生机盛旺、神妙莫测却又不留下具体的形象,万物被它养育却一点也未觉察 。这就称作本根,可以用它来观察自然之道了 。
“知”是一寓托的人名,“北游”指向北方游历 。
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远,因此北方就是所谓不可知的地方 。本篇内容主要是在讨论“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论述了人对于宇宙和外在事物应取的认识与态度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明理而不辨...”出自何处

扩展资料: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 。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庄子·外篇·知北游
感悟大自然之美清晨,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外出跑个步 。当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有节奏地跑步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当我跑累了的时候,随时可以躺在草地上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早晨的小草,精神焕发 。侧着头,端详着身旁的小草,晶莹的露珠,顺着小草自草尖到草根,划出一道弧线 。是为迎接新的一天而感激落泪吗?春天的小草,经过冬天大雪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更加神采奕奕 。或许没有经历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那刺骨的寒风,依旧磨砺出它永不放弃的性格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应该做些什么?我是否也要成长?小草亦是自然之美 。
你对庄子崇尚自然美有何文学观点?谈谈《庄子》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 。这种哲学观点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成了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原则 。后世受《庄子》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创作进行文学评价的一个标准,特别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他们反对雕琢堆砌,主张淳朴无华;反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 。这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创造影响的主要积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