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习总结写法怎么样?( 二 )


三、在音乐教学中 , 要注意培养、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 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 。
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 , 也是创造性的原动力 。因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 并引导好 , 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完成好的“课题” 。
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 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插上助飞的羽翼 , 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
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 。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 , 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 , 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 。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 , 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 。每当上新课之时 , 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奇想” 。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 , 要求学生做到“异中求同” , 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 , 但要求给人有“美”的感受 。这种开放式的想象 , 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
五、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 , 坚定信念 , 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
据研究证明 , 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 敢于感想的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有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 。”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 。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 , 这就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而 ,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 , 为了让学生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 。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 , 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取得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有时 , 还要制作一些乐器给歌曲配乐、配节奏 。这些动手的活动 , 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 而且为许多学生及家长所重视 。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各种功效也被广泛认可 。在音乐教学中 , 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歌曲 , 从而产生的情感交融 , 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 净化人的心灵 , 而且可以用来陶冶人的德性 , 具有德育功能;通过思维的实践 , 可以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发展 , 具有益智功能;通过音乐语言动作的协调配合 , 可以促进身体机制的协调发展 , 具有健体功能 。这些功能得以综合发挥 , 即形成了推动时代快速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 , 要实现这种能力的完美培养 , 还有待于我们在教育界中不断努力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