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婉约悲凉( 二 )


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 。
“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 。
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 。
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 。
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 。
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 。
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 。
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 。
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 。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
当年拼却①醉颜红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② 。
从别后,忆相逢 。
几回魂梦与君同 。
今宵剩把银釭照③,犹恐相逢是梦中 。
【注释】 ①拼却:不顾惜,宁愿 。
②“舞低”二句:描写歌女当年与同伴狂欢的情景,月在长舞中西沉,风在欢歌中停息 。
③剩:更 。
银釭:银灯 。
【评解】 词写别后重逢,宛...
有没有写爱情一厢情愿,单恋的有名古诗词啊?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表面是这样的意思: 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 。
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 。
延伸: 多情还是无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笑容绽开的时候,似乎总有泪隐隐相伴 。
只是伤了自己的,总是无情的人和事 。
爱没有谁对谁错的是非标准答案 。
我们只同情那些笑渐不闻声渐消的无望者,却在很多的时候,并没有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所在,却会在胡思乱想中,考虑一些莫名的东西 。
有一些是实际的,有一些是虚无的,空到虚无,各种怪异的念头便会丛生,像疯狂的野草一样四处蔓延,而这样的放纵,时常让自己的思维放肆而行,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及时间里,悲天悯人,横眉冷对 。
下片抒写闻声而不见佳人的懊恼和惆怅 。
"墙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叙写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的小路上徘徊张望,只看到了露出墙头的秋千架,墙里传来女子荡秋千时的阵阵笑声 。
词人至此才点出自己的身份是个"行人",固然是指当下自己是这"绿水人家"墙外的过路人,但也有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夫》)的含义在内的 。
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隐指惠州远在天涯海角,则此处的与佳人一墙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吗?尾二句是对佳人离去的自我解嘲 。
行人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此二句极有理趣,盖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蝶恋花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注释】 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
【评解】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 。
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 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 。
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 。
上片惜春,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 。
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 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 。
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 人玩味的情韵 。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
孰谓 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