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婉约悲凉( 五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伤离恨别之作,最能表现作者流连歌酒,无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词风 。
上片写今日之相思 。
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补叙初见歌女小苹时的情景 。
这首词,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会意,词人怀念歌女小苹的难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轻柔自然 。
感情深挚,优美动人 。

【古诗词婉约悲凉】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 。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 。
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这首小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 。
上片写秋夜“独上西楼”的景色;下片写凄凉寂寞的心境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把抽象的离愁别恨具体化、形象化 。
全词写得精炼、深刻而又自然 。
用简短朴素的语言,创造出极美的意境,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 。
也是作者卓越艺术才能的体现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这首词把惨痛欲绝的国亡家破的感情,通过伤别与惜春表现出来 。
上片通过梦醒前后两种境界的对照,抒写诗人当时的生活感受 。
下片写凭栏远眺的情怀 。
“春去也”三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流水落花”、“天上人间”,构成了一种意境,含有不尽的余味,留给读者以想象的广阔天地 。
这首词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这首词的着眼点,并不是单纯的景色描绘和外貌的刻画,而是借暮春黄昏、雨骤风狂,透露出楼头思妇的内心苦闷 。
作者善于以形象的语言抒写感情上的各种变化,虽然不出闺情范围,但情韵已较花间词为胜 。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词的上片,回忆去年观灯时的欣悦的心情;下片写今年元夜观灯,触目感怀,不胜悲伤 。
这首词的特点是语言平淡,风味隽永,表达了人物十分细腻的深情 。
词中运用今昔对比,抚今思昔,触景生情 。
感情真挚,不须作任何雕饰,而这首词便成为非常感人的抒情上品 。
它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 。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追旅思 。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这首词通过秋景的描绘,抒写词人的离乡之愁、去国之忧 。
碧云、黄叶、翠烟,是用色泽渲染夕阳下的秋景,借以加深印象 。
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用来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 。
秋景的动人,适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 。
有人认为这首词主要是“丽语”、“柔情”,也有人提出其中有寄托,如张惠言说:“此去国之情”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是首写离愁别恨的名作 。
上片写庭院及室内景物 。
下片写词人登楼望远时的所见所感 。
写秋意但不凄苦,抒离情愁而不哀,写富贵之家但又不言“金玉锦绣”,临秋而望远,极目天涯,境界极为辽阔,较南唐的离愁别恨之作都有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