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二 )


其次,学生的写字指导过快,应该让学生观察后再分类进行有着针对性的指导 。从字的结构,字的笔顺等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 。
诚如很多前辈教师所说:“拿到教材,三读其文,一读与作者对话,领会文本的主旨,二读与编者对话,了解编者的意图,三读与学生对话,设想学生的学情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传递尽量准确信息 。达到预期的效果 。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学校听课,从我开始 。正好上到《一株紫丁香》,就决定讲这一课了 。
讲课前,还是仔细备了课 。上课前嘱咐学生,课堂上要积极举手,大声朗读 。
我讲这一课的目标就是:认会生字;把课文读熟就行,不必进行细致的讲解分析 。然后指导写字 。
上课了,我首先出示课本中的图画,让孩子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这一点,学生说的较好,能用完整的话表达图意 。我接着增加难度,提示:如果能加上时间就更好了 。接着又有孩子完整的表达了出来 。接着,我又联系生活,问:“如果是你看到老师还在看作业,你会怎么做?”本想引导学生能为老师做点什么,比如:给老师沏杯茶、给老师捶捶背等 。可是学生没有却没有说出来,有个学生竟说:“我帮老师批改作业 。”此处我没有引导好,我应该再提示:老师批改作业这么辛苦,你能为老师做点什么呢?而在检查认字的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读读本课的生字,没成想他们都齐刷刷的读下来了,我以为本课生字少,可能就都预习记住了,就没有再重点强调 。可是,在后面的读课文时,出现了问题:“踮”是三声,总是读错,以至于我纠正了好几遍,效果都不好 。由此看来,不能被学生的表象迷惑,生字词要掌握扎实,一个都不能放过 。自己最不满意的就是指导读好课文的处理,我指导的很浅,就是停留在让学生读正确读熟的目标上 。“踮起脚尖”我没有抓住“踮”字,让学生体会体会,并且指导朗读 。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我把目标定得太简单 。指导写了“除”“院”两个字,可是,因为我的疏忽大意,竟然写错字的双耳旁 。这是教学以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错误,想想真是对不起学生,觉得自己不可原谅 。正确的应该是:横撇弯钩一笔写成,我却写成了两笔 。回想,自己一直是这样写的,一直是错误的 。明明去年教过的,却没有真正的记住 。这是最不应该的错误 。以后备课时要更加仔细才好 。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全文共5节,讲的是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现了小朋友们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个个问题的着落点,创设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问中感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