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六 )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就担心,这篇小诗这么有诗意,恐怕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融入诗的感情 。但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上课听得很认真 。
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了紫丁香的图片,向孩子们介绍了丁香花的一些特征,学完字词之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盛开的紫丁香,帮助孩子们理解小诗 。
上第三小节时,我提问:老师在什么时候会疲倦?孩子们都纷纷想到了老师的辛劳,最后,我小结,只要小朋友们上课专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老师就不觉得疲倦了 。孩子们似乎听懂了,上课都格外地专心 。
学习第五小节时,我提问: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又香又甜的梦?孩子们都纷纷猜想,一位学生说:“老师一定梦到了我们长大以后的样子 。”我接话:“对呀,老师梦到你们长大后成了科学家、医生等等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梦到了我们班成了文明班级 。”……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又是纯真的 。如果我能建议孩子们让老师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读第五小节,我闭上眼睛,做一睡觉姿势,我想孩子们也许能读得更专注,更真诚 。
但是,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要注意: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我觉得以后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你喜欢哪一段,就站起来表演朗读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欣赏,提醒学生读的时候要有快慢、有轻重、有节奏,像音乐那种朗读 。
二、重视老师的率先示范
老师率先范读时,好像听音乐一样,请学生欣赏 。然后请学生当我的小老师,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一种荣誉,在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接受语知和语感 。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 。” 有的孩子喊:“我们多么开心呀!我爱这美丽的秋天 。”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 。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 。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开学了,一上课,我发现孩子们在朗读方面又有了很多的问题 。要么放声唱读甚至“喊”读,要么不出声 。很多小朋友在朗读时没有投入其中,没有体会到有感情地朗读有多美,更不会读 。上课的时候,经常懒洋洋地趴着 。怎样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都爱朗读呢?《一株紫丁香》这课我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