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三 )


一问
在上课前出示第一个问题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阅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概,从而获得整体的印象 。
二问
在学生有了初步印象之后再出示第二个问题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哪儿了呢?紫丁香又能给老师带来哪些快乐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重点阅读课文1、2小节,从而找到答案: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可以让它和老师夜夜做伴 。同时,此处采用的问题训练让更多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读——问——再读这一学习方法,还为下面的三小节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
三问
在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小朋友们是想让紫丁香和老师做伴这一问题后,紧接着再次出示问题三:代表小朋友的紫丁香是分别怎样与老师做伴的呢?然后放开手脚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自读以下3小节,最后都得到紫丁香用那沙沙的响声让老师听到了动听的歌曲,紫丁香用那盛开的鲜花让老师看到了孩子们那张张笑脸,紫丁香用那阵阵清香让老师闻了进入甜美的梦乡这一系列答案 。在以上这一问中,小组合作的精神,对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提高与发展得到充分的展现 。
四问
在加强了课文部分阅读训练之后,紧接着出示问题四小朋友为什么这么尊敬自己的老师呢?让学生再次诵读全文,让他们体会到了原来老师是那么辛苦 。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读后大家一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 。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 。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
文章以儿童的口吻,浅显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 。文章虽然是从儿童的角度写,但教师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为工作而疲倦,时时把学生挂牵、夜深了,还在写教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本课中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互融的情感,不知我们班的孩子们能否体会呢?
在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还作了范读 。为提高朗读水平,我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
第二、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
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时,我化静为动,激发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来理解文字的内涵 。